2024年9月27-28日,“碳足迹国际标准及低压直流系统创新发展大会”于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期间在上海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院士就《新型电力系统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分析方法》作了主旨报告。会上舒院士围绕新型电力系统下产品碳足迹计量出现的新特点,分时分区电碳因子计算的分析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未来行业的减碳战略给予了充分指导,并对未来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制定指明了方向。
舒院士指出,传统的化石能源给我们带来空前繁荣,社会福利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为了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愿景,我们要全面建设一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而支撑这个能源体系的关键就是要构建一套完整的新型电力系统。电碳因子作为产品生产过程中因使用单位电量所带来的间接二氧化碳排放,是核算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电力间接碳排放基本依据,它的覆盖范围和时间变化特性对核算产品碳足迹准确性关系重要。新型电力系统电源本身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接性决定了电碳因子具有较强的时变性。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发电量构成时变性就愈发明显,单位电量碳排放呈现显著的随时间变化特点。同时电气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对精细化核算电碳因子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不久的将来,将以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枢纽平台,在能源生产侧实施清洁替代,以清洁能源替代火电;在能源消费侧实施电能替代,以电能替代化石能源消耗,建设高度电气化社会。舒印彪院士提出,当前产品国际竞争已经从“产品+质量”转变为“产品+质量+低碳”,碳足迹已成为影响产品竞争力一个关键因素。近几年美国和欧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于加大对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和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关键技术研究,用来支持本国清洁能源技术产业的发展。舒印彪院士指出,分时分区电碳因子是计算电力间接排放的基础参数,其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在某一时段某地区总发电量与该地区净输入电量之和作为分母,这个时段当地火电发电排放与来自输出地区电量对应的碳排放量之和作为分子,电碳因子就等于分子和分母的比值。同时基于实时电网拓扑结构和分时发输电量数据,将得到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其值大小和在能源生产侧实施清洁能源替代的比重成正比,相同地区在不同时段的电碳因子也不一样。分时分区电碳因子有助于电力碳排放溯源,碳排放与环境足迹评估对电力碳溯源颗粒度和精细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缩小电碳因子计算和地域的范围,细化计算的时段,实现小时级,甚至更短的时间段低碳发用电匹配,有利于新型电力系统碳流精准溯源,避免绿色权益重复计算。分时分区电碳因子能极大的促进产品生产与低碳能源消费精准协同。供需协同是新型战略系统的重要特征,利用分时分区电碳因子将清洁能源发电与电力消费含碳量紧密的关联起来,不仅有利于清洁能源的消纳,从生产端进行源头减碳,同时引导消费端优化用电行为,增强系统的弹性,通过预测未来一至数天的分时分区电碳因子的变化趋势,能够指导地方企业优先调用清洁能源发电安排生产,引导绿色消费,降低系统和用电成本,提升产品绿色价值并降低产品含碳量。舒印彪院士强调,要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的建设,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确保核算结果的有效性和统一性,促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与产业发展协同联动,完善碳排放核算核查、碳减排量化评估、降碳减碳控污的监测,产业链低碳数字化等标准,开展新型电力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标准研制,加快形成以通用技术标准为基础,不同类型产品碳足迹技术标准全覆盖的标准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发挥技术和优势,依托国际标准组织推进国家标准成果向国际标准的转化。建立与国际接轨碳排放标准认证体系,积极对接国际绿色贸易规则,健全碳排放标准认证体系,建立产品碳足迹标签数字化平台,开展重点行业碳足迹碳标签技术验证,推行产品碳标识制度,打造产品检测认证的国际合作平台,构建标准、认证产业一体化的格局,加快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排放认证机构,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碳足迹数据库、建模方法和认证机构资质的互认互信的机制。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碳足迹核算标准、公共基础数据、企业实景数据、数据库构建、碳足迹统计核算的认证、碳标识、信息披露等,而我国产品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尚处起步阶段,参与制定国际标准较少,中国产品系列标准体系建设正在稳步积极推进,同时在认证方法和理论、本土数据库、认证机构、认证体系这四个方面都需要朝国际标准看齐,来使我们国家的碳足迹管理能够和国际进行接轨。
面对“双碳”目标完成的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舒印彪院士强调,标准是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支撑和基础性制度,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应积极推进产品碳足迹理论方法、计量标准、数据库构建、核算认证等体系化建设,为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丽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根据现场速记稿整理,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的消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媒体及其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充分传递电池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会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